欢迎光临~beplay登录入口 网站地图(XML)
服务热线 全国服务热线:

18333819520

您的位置: 首页 > 产品中心

小米辟谣车险拒保那么小米车险到底贵不贵?

来源:beplay登录入口    发布时间:2025-04-10 12:45:41

  

小米辟谣车险拒保那么小米车险到底贵不贵?

  4月7日,针对网传“小米SU7被保险公司拒保”一事,小米公司发言人官微发布辟谣声明,表示既没有被保险公司拒保,也不存在“SU7出险率是同价位车型数倍”的情况。

  然而这样的辟谣,显然不能完全抵消小米车主在网络发布提车、续保信息带来的冲击。记者查阅网络信息发现,上面既有小米车主晒出“21万新车保费不足6000元”的惊喜,也有车主说“29万车型保费直逼50万油车”的吐槽,那么小米SU7在河南的保费到底贵不贵呢?

  记者对小米公告中的数家合作保险公司——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阳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等逐一确认获悉,以小米SU7 21.59 万元的后驱标准长续航智驾版为例,其首年基础版保费为6954元,包含交强险950元、车损险3361元、200万三者险1289元及驾乘意外险188元;尊享版保费7400元,三者险保额提升至300万元,驾乘意外险升级为388元。

  与同级竞品相比,特斯拉Model 3(23.55万-33.95万元)首年保费约6000-8000元,比亚迪汉(16.88万-22.58万元)保费4450-5350元,蔚来ET5(32 万元)保费7000-8580元。不过,新能源车保费普遍高于同价位燃油车,例如丰田亚洲龙(19.98万-27.98万元)保费仅4400元左右。小米SU7的保费曾被网友质疑过高,理由是指导价为65.08万-101.88万元的玛莎拉蒂Grecale基础版保费也只要6000元左右。

  对此,小米汽车官方进行了回应,称“保费由合作保险公司进行定价,按照新能源车险专属条款进行承保,条款主要围绕‘三电’系统提供保障,全面涵盖新能源汽车行驶、停放、充电及作业的使用场景”,并强调,符合目前售价区间为20万-30万元的市场主销新能源电动轿车的整体保费定价水平。

  “小米是小米总部和各个保司的总部对接的,它基本上价格全国都是一致的。”一名从事车险业务的小米车主说,“小米是高赔付业务,所以说可能就比较贵,差不多7000多。”这个价位确实比同价位燃油车要高,但在新能源车里不算最高的。

  “新能源车保费普遍高于燃油车,主要因为维修成本差异。”平安保险河南分公司的一位负责人指出,不光是小米SU7,新能源车普遍采用一体化冲压车身,后防撞梁总成更换成本达1057元,高于同价位燃油车,若涉及激光雷达等智能硬件损坏,维修费用更可能突破万元,“也就是说,包括小米SU7在内,保费并非单纯由车型本身决定,而是受到地区风险、维修成本和出险记录等多重因素的影响”。

  虽然小米公司发了声明,也有车主晒出自己续保仅为四千多元的截图,但也确实有车主续保时发现保费过万。

  “在保险公司那边询价很高之后,我也跟小米自己的客服联系过,然后他们推荐在小米官方的App上续保,然后我看了一下价格和保险公司的没什么差别,因为我去年出了一次险,可能是这个原因,现在不管在什么平台的保费报价都超过一万元。”一位江苏的车主对媒体表示,“可能我们江苏这边的保险费用都比较高,我们这边道路环境大家都知道,然后我平时遇到的小事故其实有点多,再加上我是新手,去年可能小剐蹭出险出了4次左右,今年保险费用就直接涨了两千多,我其实预想到了,所以内心还能接受。”

  根据车主的说法,我们也试用了小米官方推出的定价1299块钱的“小米汽车无忧服务包”产品,该产品可通过官方App在人保、平安等四家保险公司进行投保,并购买包含免费基础保养、事故救援等权益,但是在这一官方平台上,我们也看到了动辄九千多,甚至超过万元的保险报价。价格高低跟上一年出险的赔付金额有直接关系。

  “车险定价的数据模型很复杂,价格浮动影响因素最大的分别是车型基础保费、无赔款优待系数、交通违法系数、自主定价系数。但从目前情况去看,小米SU7系列并不存在‘关切’导致保费整体上涨的情况。”一家河南车险公司的负责这个的人说,在车辆续保的时候,前一年车主的出险次数、理赔金额、违章次数也将被列为参考,出险金额较大也是涨价的主要的因素之一,说明该车辆的赔付率较高;而报案次数以及违章次数则会从侧面反映出车主在平时驾车或许有不良习惯,后续保险公司为规避风险也会提高车辆保险费用甚至选择拒保。

  另外,保险公司也会考虑人的因素,车主年龄低于25岁或高于50岁,保险公司会将其列为高风险年龄段,随后保费便将上调,但这些是针对所有车型的,并非只针对小米车主。

  3月29日,小米SU7的高速事故持续引发关注,事故车辆在开启NOA智能驾驶辅助后,行驶到施工路段与路面障碍发生碰撞,据当事人家属称,碰撞后车辆起火,并且车门没办法打开,车内三人不幸遇难。

  “目前的智能驾驶都是辅助驾驶,驾驶员才是责任主体,而且数据都在厂家那里。”河南泽槿律师事务所主任付建认为,参考过往案例的结果,往往驾驶员会被判定承担主要责任,车厂免责,最多次责。

  多家保险公司的理赔专员和记者说,此次事故涉及机动车损失险、驾乘险以及第三者责任险等险种的理赔。“车辆按照全损赔偿给车主,三名乘坐者按照所投保的驾乘险进行赔偿,护栏损坏则由第三者责任险进行赔偿。”

  目前小米汽车与人保、平安、太保和阳光共四家险企合作,定制统一的车险方案。有基础版和尊享版两个版本,主要不同之处在于第三者责任险和驾乘险的额度,基础版的保障金额为200万元和30万元/座,尊享版为300万元和60万元/座。

  小米SU7的车险争议,本质是新能源汽车保险定价模型滞后于技术发展的缩影,不仅是新能源车险市场的一面镜子,也是技术变革与市场规则之间的一场博弈。

  国家政策层面正在努力解决:2025年1月实施的《关于深化改革加强监管促进新能源车险高水平发展的指导意见》带来新变化。郑州车主王先生通过“车险好投保”平台,保费较市场报价降低12%。该平台已接入32家险企,强制不得拒保,但高端车型降幅有限。

  “小米SU7智能驾驶系统数据积累不足,保险公司仍按传统模型定价。”某精算师解释,新政虽优化定价机制,但风险数据需3-5年沉淀,但能确定的是,最终的车险价格,一定会下调。

  在这一复杂的市场环境中,消费者怎么样应对保费波动?保险业内人士建议说,首先,选择官方服务包或绑定服务,可能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缓解保费压力。其次,养成良好的驾驶习惯,减少出险记录,是降低保费的长期策略。